胃痛,痛起來真要命!
胃痛是現代的文明病之一胃痛平常不發作則已,一痛起來真是要命!甚至痛到無法工作和睡覺!
- • 工作過度緊張
- • 飲食不定時、定量,有時餓過頭,有時又吃到很撐
- • 吃飽後馬上工作或做運動
- • 飲酒抽菸過多
- • 經常吃烤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 • 未經醫師處方,自行服用消炎止痛藥或抗生素
- • 常吃甜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製品(肉粽、肉圓、麻糬、湯圓)、米粉
★胃痛檢測站
(一)機能性胃痛:指胃部結構正常,到醫院檢查沒有病理或型態上的變化,引發的確切原因不明,中醫則認為部分和壓力飲食作息有關,包括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胃下垂、胃灼熱等,機能性胃不適表現症狀繁多。
(二)器質性胃痛:胃部結構發生變化,有病理或型態變化引起的胃不適,常見如下:
A.胃食道逆流
因發生的次數及逆流物是胃酸或食物不同,胃食道逆流可能造成患者不同的不適症狀,如:
1.胃酸逆流(呃酸、吞酸)
2.胸口有灼熱疼痛感(俗稱火燒心) ,偶而也會痛到背部
3.打嗝、嘔吐,可能伴隨脹氣
4.喉嚨受到胃酸的侵蝕可能會出現聲音嘶啞、有異物感、喉嚨痛,常常需要清喉嚨
5.胃酸過多也會引起慢性咳嗽,尤其是睡覺時咳嗽
6.嚴重時會引起吞嚥困難及疼痛
7.逆流的胃酸、內容物長期間接觸並侵襲食道,造成食道黏膜發炎潰瘍
B.消化性潰瘍(胃或十二指腸)
1.上腹部疼痛最為明顯。患者多半有「火燒一般的」、「被插進去似的」以及「像被石頭壓在肚子上一般」的疼痛,飢餓時又開始發痛,吃飽後緩解。
2.胸部燒灼感和噁心情形,但普通食慾不會減低。
3.出血時,會排出如焦油狀的黑便,更惡化時會吐血。
C.急性胃炎
胃黏膜發炎,且有充血、浮腫和滲出物產生;嚴重時會有局部糜爛出血現象。成因與暴飲暴食和喝得過多(酒、飲料等刺激胃壁黏膜物)為主因。
1,通常有上腹疼痛、噁心和燒灼感,一般將持續數天。
2.嚴重時,引起腸炎,有下痢、腹痛現象。
D.慢性胃炎
1.早上起床刷牙或抽第一支煙時,會感覺噁心,可能是慢性胃炎的徵兆。
2.上腹疼痛、燒灼感,及胃部不適等症狀。
★常見的胃痛體質分型
(一)氣滯型~肝氣犯胃
常見成因:長期抑鬱或惱怒,情緒不佳,忙碌造成飲食無法定時定量、吃飽後馬上工作,消化不良。
常見症狀:胃脘脹滿,攻撐作痛,痛連兩脇肋,受情緒波動影響常常打嗝、噯氣大便不暢
治療原則:疏肝理氣,和胃健脾
處方藥材:柴胡疏肝散加減,或選用柴胡、香附、枳殼、陳皮、白芍、甘草、川楝子、延胡索、木香、紫蘇梗等藥材
(二)濕熱中阻型
常見成因:飲食偏好重口味、油膩烤詐、辛辣刺激食物,又喜喝冰飲,或常喝烈酒,以致濕熱中阻,使胃失和降而痛。
常見症狀:胃悶痛有灼熱感,胃嘈雜,泛酸,噯臭腐氣,口乾苦,大便臭穢,排便不暢
治療原則:清化濕熱,理氣和胃
處方藥材:清中湯、半夏瀉心湯加減,或選用黃連、梔子、半夏、茯苓、豆蔻、陳皮、藿香、厚朴、竹茹等藥材
(三)胃寒型
常見成因:過食生冷食物和冰品,也有不少女性是因節食吃過多生菜沙拉而導致胃痛的。
常見症狀:突然胃痛,怕冷喜暖,熱敷或喝熱飲可緩解,吃冰冷食物會加重,吐酸有時發作,喜熱飲,四肢冰冷,疲倦乏力,大便稀軟
治療原則:溫中散寒 和胃制酸
處方藥材:良附丸、安中散加減,或選用高良薑、香附、吳茱萸、乾薑、延胡索等藥材
(四)食滯型
常見成因:為了發洩工作情緒或跟好友聚餐選擇吃到飽,暴飲暴食,吃太撐,日久則宿食停滯,胃失和降
常見症狀:胃脹滿疼痛,噯腐吞酸,甚至嘔吐不消化之物,吐後痛減,一直排氣,大便粘臭
治療原則:消積導滯,理氣和中
處方藥材:保和丸加減,或選用山楂、神麯、萊菔子、半夏、陳皮、茯苓、芒硝、大黃等藥材
★緩解胃痛的穴位按摩
按摩時機:用大拇指深按10下,左右穴位交替按摩各三次,早晚至少各做一輪,
1.天樞穴:屬胃經,可促進腸胃蠕動,尤其適合減輕胃腸脹氣
肚臍兩側旁開2寸(三橫指)的距離
2.中脘穴:單一穴位,正當胃上方,可有效緩解胃痛
肚臍上4寸(用三指寬向上折量兩次)
3.內關穴:和胃降逆,尤其當一直打嗝泛酸、胸悶時
手腕關節上2寸(三橫指)的距離
4.太衝穴: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尤其適合肝氣犯胃壓力型胃痛
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第1與第2蹠骨之間凹陷處,也就是夾腳拖鞋區域喔
★胃痛的居家日常保養
1.少量多餐,一天三餐要定時定量,勿暴飲暴食、大吃大喝。
2.細嚼慢嚥,充分咀嚼食物,並減少食用調味料(添加物)的攝取。
3.保持心情上的愉悅,放輕鬆,不要一邊工作,一邊進食。
4.按時服用醫師所開立藥物,不要任意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止痛藥。
5.改變以前不良的飲食習慣:減少辛辣、刺激等食物或添加許多調味料或油炸、油膩的食物。
6.避免過量的咖啡、濃茶、或刺激性飲料
7.不易消化的食物,盡量避免食用,如:糯米製品(粽子、湯圓、肉圓、麻糬)、米粉、糕餅類。
8.採均衡飲食,不要偏食。
9.三不政策: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
10.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養成規律的日常生活作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