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底的冬令進補 

保暖1.jpg  

我夏天怕熱,冬天卻手腳冰冷!
    所謂的熱底從中醫觀點來看,有分成「虛熱(火)」和「實熱(火) 」,這類的體質比較不適合自行冬令進補,如果大吃薑母鴨、麻油雞、羊肉爐、麻辣火鍋、藥燉排骨,常常容易造成上火的現象,例如口乾舌燥、嘴破、睡不著、身體燥熱、長痘痘、血壓升高、便秘甚至是痔瘡出血等症狀。這類的族群倘若想在寒冷的冬天進補,比較適合「涼補」,建議您最好請教專業的醫師的意見,告訴你怎麼樣捕的恰到好處而不會上火。

    即使冬天感到手腳冰冷的妳,也可能是因為體內的陽氣熱氣被「鬱住」沒辦法送到四肢,或者根據現代醫學的解釋,自律神經失調的人面臨壓力或緊張時,周邊末梢血管容易收縮,這時候血流供應不足,手腳自然會冰冷!

    此時,周圍的朋友們握到冰冷的手,也常認為你是冰棒美人,好心的勸你該補補身體了!久而久之開始誤認為自己是虛寒體質,就任意的吃一堆補品,結果補錯了反而容易上火喔!因為有可能你並不是真的虛寒體質!!是個「假冷底」!燥熱體質的人如何健康吃補抵禦寒冬呢?如何檢測自己是不是屬於燥熱體質?

 以下是常見的三種燥熱體質

陰虛內熱 

成因                                                               

先天禀賦,年老體弱;婦女適逢更年期;年輕人長期熬夜化火,煎熬陰血津液 

全身症狀

易出現失眠盜汗,便秘,頭暈耳鳴,口瘡反復發作(每因勞累或夜寐不佳而誘發,瘡面黃白色,周圍淡紅,疼痛晝輕夜重)午後潮熱,兩頰潮紅,五心煩熱,心悸,腰痠腿軟,足跟痛,遺精早泄,消瘦,早衰,口乾,咽喉乾燥,眼睛乾澀小便黃,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

婦科症狀 

月經超前,崩漏

治則 

養陰清熱,壯水養顏

方藥 

處方:左歸飲、知柏地黃湯

藥物:熟地、白芍、山茱、丹皮、何首烏、枸杞子、澤瀉、山藥、茯苓、知母、黃柏、女貞子、龜板、天門冬、龞甲、阿膠等

腸胃燥熱 

 

成因 

素體陽熱,性急性躁,多食多飲。 喜食油炸煎炒燒烤,香濃肥甘厚膩,重口味,加上,外界氣候燥熱或炎熱時又喜空調貪涼過度,愛吃冰,造成體內熱氣無法散出。

全身症狀

怕熱,稍微一活動則出汗,胃口極佳,狼吞虎嚥,暴飲暴食,面色紅赤,口乾舌燥,口臭,口渴喜冷飲,牙齦有時會紅腫疼痛,容易口破,長青春痘,體味重大便乾燥或秘結,甚則數日不行,甚至痔瘡,小便黃赤,或伴乾咳無痰,舌質紅,苔黃燥,脈弦滑或數。

治則

清泄胃熱,佐以解毒

方藥

清胃散、承氣湯、麻子仁丸、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芩、梔子、石膏、山楂、大黃、
金銀花、連翹

肝經濕熱

 

成因                                                                 
素體壯實而菸酒過度或經常熬夜。熱性體質而壓力大,七情壓抑不暢。多食熱性食物或喜食香甜濃鬱油膩的食物,口味偏重,長期喜喝冷飲,再加上台灣屬海島,氣候濕熱氤氳,易成濕熱體質。

全身症狀

怕熱,經常上火熱氣,體味較重,性情煩躁易怒,口苦口乾,脇肋疼痛,頭痛目赤,鞏膜發黃或渾濁不清或發紅,小便黃濁,或脘悶納少,容易肌肉酸痛疲勞。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有力

婦科症狀

帶下綿綿量多、色黃如膿或呈泡沫米紺樣,

其氣腥臭,陰癢陰腫或月經提前

治則

清熱解毒,利濕化濁

方藥

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

藥物:黃芩、茵陳、柴胡、苦參、生地、
茯苓、澤瀉、車前子

 

燥熱體質的DIY冬令進補

☆黃精玉竹首烏雞☆

<材料>

晉耆2 黃精2錢、麥冬2、玉竹2錢、首烏1錢、枸杞1錢、
紅棗
10顆(去子)、適量雞腿肉(怕胖的美女們可以去皮)、
水(
6碗)

<調味料>

鹽(少許)、米酒(少許)

功效:養顏美容,調理氣血

<作法>

1.先煮中藥湯。將晉耆2 黃精2錢、麥冬2、玉竹2錢、
首烏
1錢、枸杞1
錢、紅棗10顆(去子)放入半鍋水中
20分鐘,熬煮出中藥湯來。

2.放入洗淨的雞腿肉繼續燉煮30分鐘。

3.起鍋前放入少許鹽及米酒調味即可。

注意事項:

1.中藥湯汁不宜熬煮過久,以免藥味過強,
湯汁變得苦澀,同時也會把紅棗煮太爛。

2.喜歡雞肉較軟爛的人,可以再燉煮久一點。

3.血糖偏高的朋友記得把晉耆換成北耆

 

燥熱體質秋冬進補注意事項

 

燥熱體質者不可隨意溫補,較適合涼補

1.平時怕熱、容易口乾舌燥、破、牙齦腫脹、長青春痘
便秘或痔瘡出血者,
不可一味溫補è可改用黃精、麥冬、
玉竹
、首烏、枸杞、紅棗等養陰潤燥,溫
和補血的中藥
建議事先詢問醫師,才能補的健康,補的美麗無負擔
!

2.善用嫩薑加在湯品取代老薑較不易上火~薑能抵禦風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兼有去濕利水的效用,燥熱體質的人比較不適合吃太多薑母鴨,因為老薑比較辛辣溫熱,可以改用溫和的嫩薑代替。

慢性疾病患者:

  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痛風
腎臟等患者,進補前一
定要諮詢醫師的專業建議
否則服用了某些藥、食材,反而使病情加劇

可能
花費很多金錢購買昂貴藥材進補,卻造成了反效果,
越補越糟
!甚至要花上醫
藥費再去就診!

1.人參種類眾多,例如高麗參偏溫補;西洋參偏涼補,
溫補的高麗參升壓作用強,高血壓患者需慎用

2.中藥材的黃耆分成北耆和晉耆,
糖尿病患者就不適合太甜的晉耆,容易造成血糖升高

 

感冒期間或身體有發炎現象不宜

以免造成喉嚨痛、痰黃咳不出或發燒症狀加重;
發炎現象也可能因此惡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