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 聆聽曠野的聲音

 

身為醫生的瑪洛‧摩根致力於推展預防醫學教育計畫,並獲得前往澳洲參與研究計畫的機會。有鑑於澳洲的種族歧視問題,瑪洛企圖為原住民在經濟獨立、種族融合上貢獻自己的心力,因而得到原住民部落的邀約,接受頒獎,因緣際會之下,意外的伴隨著自稱為「真人部落」的澳洲原住民,徒步漫遊在險惡、遼闊、處處充滿荊棘的澳洲內陸沙漠長達四月,所寫作而成的心靈之旅,就是《曠野的聲音》這本書。

 

澳洲原住民,在自認為是高度文明的澳洲人眼光中是人類進化層級上位屬最低階的野蠻民族──是野人、原始人,沒有生活目標,沒有企圖心,沒有成就慾望,毫無救藥的一群可憐文盲,不願接受文明薰陶,始終不放棄傳統習俗和信仰,寧可選擇留在沙漠裡過艱苦生活。但是,透過跟隨著原住民徒步、漫遊、生活了近四個月的作者,所傳遞出的有力見證,他們卻是一群善良、熱忱、充滿著智慧、充滿著愛、充滿著哲學思考能力,真正能以自然賦予人類的本能,去開發人類潛能,創造崇高精神內涵的「真人部落」。他們挑選她擔任使者,希望能透過她傳達出他們對生命的看法,並把他們要離開地球的訊息告知世人,趁著還來得及,請大家停止破壞地球、停止互相殘殺,期望大家都能加入拯救地球的行列。

 人類不斷消耗地球上的能源,環境污染、水土保持流失、臭氧層被破壞,然而這些破壞自然界平衡的事情只會加速人類的滅亡…。這本書所傳達的中心思想即「回歸自然,反璞歸真」!

 

    這本書帶給我奇妙的饗宴,常常隨著各章節的不同新奇內容而驚嘆,人類常常為自己文明科技的進步而驕傲,但澳洲原住民卻稱呼我們文明人為「變種人」,所謂「變種人」,並不是指膚色或種族,它指的是一種心態,代表的是一種人生的態度,也就是指一群喪失、丟棄古老記憶和永恆真理的人,對照著他們所自稱的「真人部落」,「原始與文明」這五個字,是不是更讓我們有咀嚼、思考、反省的空間?真人部落對宇宙、生命、大自然、食物的看法,以及他們的社會制度,比較令人訝異的是,一向被白種人瞧不起,譏笑為懶散,落伍的原住民,他們積極追求的卻恰好是文明社會忽視的心靈成長。人類天然與生俱來的本能,必需一一的恢復,每個人必需嘗試與原始的自我對話,從中檢視自己的利弊缺失,恢復自己原始良善的本質。以下就生活哲學、生命價值、信仰以及神秘的醫療等方面分別探討。

 

一、生活哲學

  1.順應自然,天人合一

他們融進自然、利用自然,卻讓大自然不受干擾,遵守大自然規則,只取所需,留下強者繁衍生命,並且發揮奇妙的求生技能,在原始環境中,真情自在的享受生命。奇怪的是他們卻能在一般人認為險惡而佈滿荊棘的環境中健康生存,甚至更長壽!

 

    此外,他們探索事物的精神含意,認為萬物皆為一體,每一個生命,無論是動物、植物,皆有其存在的目的,在生命與生命的接觸當中,皆能給予對方學習、啟迪、影響,就像一片撕碎的葉子,彼此雖然獨立,但卻不是對立,需要相互協同,才能成為一體。

 

    其實,地球上是否有真人部落呢?故事的真假不重要,值得思考探討的是書中講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哲學。在真人部落裡每個人都是食物的採集者,樂師、藝術家和詩人,他們和大地融為一體,篤信自己是來自永恆界的精靈,看重每一個生靈,他們在享用獵物時,全心地感謝這些動物提供養分,並與他們合一,同時也願意日後將以自己的身體供養大地及其他的生靈。

 

  《寶命全形論》提及:「夫人生于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子。」由以上種種可以看出原住民具有順應自然及天人合一的精神,也正符合《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固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順應自然之四時陰陽則苛疾不起,逆之則災害生的養生觀念。

 

  2.心靈的成長

    原住民族人彼此間不用交談,就可以聽見心底的聲音──他們積極探索人類的潛在本能,培養敏銳的觀察,讓知覺、聽覺、視覺、嗅覺達到超凡的境界,甚至不必運用言語,只用真誠、開放、包容、接納的心靈即可感應。

 

    他們不過生日,年齡的增加對他們而言不具特別意義,因為不要經過努力,人很自然就會老,不值得慶祝。但如果自己覺得今年比去年成熟、就可以自行決定舉行慶祝會,慶賀心智上的成熟以及此人才藝、能力對群體的貢獻與成就。

 

    他們重視分享,認為美好愉悅的感覺,應留存在記憶中,才是真正的擁有,而不是物慾的佔有。

   

他們肯定自己的方式,就是給自己一個新的名字,而隨著自己的智慧、 創造力和責任心的日漸進展或成熟,每個人的名字,一生中會改好幾次,以顯現其人生意義。譬如名叫「守秘者」的婦人,她的特殊技能和對部落的貢獻是傾聽族人的心事;作者本身親自、欣賞、了解、熱愛原住民的心,也忠於自己的白人世界,所以取名「二心」。

  盱衡當今社會,充滿「貪婪與慾望」,恐懼擁有,也恐懼失去,失去了用真、用愛去和生命做統合的能力?這些形塑於外的物慾和聲名,並沒有讓人們的心靈更為充實,反而益形空虛,自殺、殺人各種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因為我們只顧自己外在的享受,而忽略心靈真正的需求,因此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清除心中的雜念,等待接納上蒼的訊息。所謂的「曠野的聲音」,也就是自己原始心靈的聲音,唯有貼近回歸自然,才能了解什麼是我們真正的需求,什麼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云:「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固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無違者,天地之道也;恬淡者,自然之樂也。

 

二、生命價值

  1.對永恆的定義

   他們認為所有的人都是暫時來訪這個世界的靈,而所有的靈都是永恆的存在。和其他人的邂逅都是經驗,而所有經驗都是永恆的聯繫。真人部落給每一樁經驗一個完美的結局,形成一個完整的圓;不像變種人,留下一大堆煩惱。他們認為人應該觀察生命中發生的事,從中學習汲取智慧要懂得感恩與祝福才能帶著一顆寧靜的心離開,這才是「永恆」。

 

   所謂的「永恆」並非像古代秦始皇汲汲營營所追求的長生不老或者漢武帝吃玉屑求永生,而是一種心靈層次的提升,充滿愛與感謝,倘若一路走來心存怨懟,反而會一再受苦。

 

  2.對肉身的看法

    澳洲的原住民不期待肉身的完美,認為肉身內在保有的至真、至善,才是生命的至美。他們並不十分重視死去的肉身,因此通常都把死者埋葬在沙坑。認為肉身終須回歸泥土,充作其他用途,一如大自然中所有生物和元素。甚至有些族人要求將屍體赤裸棄置於沙漠中充當動物的食物,以答謝牠們在生命的循環中,忠實的為人類提供滋養品。面對死亡時,原住民的態度截然不同:原住民多半知道死後會去哪裡,走得安詳充滿自信,而大部分的人卻茫然不知,經過一番痛苦掙扎才離開這個世界,無法真正享天年。

 

  3.淡看外在的點綴裝飾

    在書上提到一個女孩走入樹叢摘了一朵小花繞在脖子上,大夥兒就圍攏稱讚她給自己挑了件美麗的首飾!而那一天,心中的喜悅,也讓少女覺得自己特別好看,到了晚上,少女心懷感激地將花放在地上,讓美麗見證在心理,成為永恆的回憶,而花朵則回到大地腐植再生。此外也在「肉汁」章節中作者提及在文明人的世界中,經常費心烘培菜餚,講究蛋糕上的裝飾糖霜和餐館上精緻的盤子而不重視自然原味。

  對於處在極端文明的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講究的是物慾的佔有,創新的是傳統的顛覆,汲汲營營於權勢名利謀求,是極大的震撼外,更帶給我們相當大的省思空間。終其一生,我們是不是真的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生命的空間,在做無謂的、虛浮的、短暫的、淺薄的、人工的外相裝飾,而忽略了探索心靈內在,和生命本質的真正意義?就像時下年輕人過度追求名牌時尚而淪為卡奴,進而衍生為償還卡債而誤入歧途的社會亂像或無法承擔而自殺釀成悲劇。  

 

三、信仰

    對這些原住民而言,上蒼不是一種物體。他們不能接受肉眼看不見、不具形體的任何東西,祂是萬物! 他們認為上蒼沒有形貌,沒有體積,沒有重量,是宇宙的精髓,卻無邊無際的存在,充滿著活力,充滿著愛,以擴充「能」的方式來創造世界。而人類靈魂是依上蒼形象創造的,能感受「愛」和「和平」,擁有豐富的創造力、想像力,但卻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化,在一連串的試煉中,考驗再考驗,才能不斷成長。他們惜福、感恩,每天一定進行晨禱,為新的一天、為自己、為朋友、為全世界,向宇宙、向上蒼、向大自然說聲謝謝。

 

   在現今社會中充滿有形的神像崇拜耶穌、佛祖、穆罕默德…,各自有不同的宗教文化,但卻不懂得互相尊重包容,進而產生激進的宗教衝突,互相挾怨報復,如911賓拉登恐怖事件攻擊發生之後,伊斯蘭世界強烈的仇美情緒立刻成為全球矚目的一大焦點。雖然策劃進行這場攻擊的,可能只是部分激進的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且事件發生之後,主要阿拉伯國家政府也都表達了支持美國打擊恐怖份子的立場,不過在世界各國領袖異口同聲地撻伐下,我們卻透過新聞的畫面看見:巴勒斯坦當地的阿拉伯人走上街頭歡欣鼓舞地大肆慶祝,而當美國決心出兵阿富汗進而尋求其餘阿拉伯國家支持時,各地人民卻以示威抗議的具體行動來表達對政府的強烈不滿。這種種的現象究竟透露出什麼樣的訊息,難道原因就真如我們印象中所謂--伊斯蘭教是醞釀恐怖主義的溫床、當地人民的民族性天生就窮兵黷武嗎?還是在美國高喊正義的表象之下,其實存在著我們並不了解的歷史淵源呢?對於上述種種片面而極端的指控,我們是否必須捫心自問:我們真的了解由穆罕默德一手創立的伊斯蘭教嗎?我們對於伊斯蘭教乃至於阿拉伯文化的了解,是不是長久以來受限於西方人的立場與觀點呢?激進殘酷的恐怖行動背後究竟隱藏了什麼樣的歷史仇恨?

 

    舉凡任何一種意識型態的形成開端,必然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做為支持,今日中東地區的恐怖主義是如此,西方長久以來對伊斯蘭世界的恐懼與憎恨亦然。西方基督教世界揭著正義的旗幟打壓穆斯林,穆斯林於是又採取恐怖行動報復,雙方墜入惡性循環的仇恨漩渦中,卻忘記了「愛與和平」才是宗教的精神宗旨,由這點看來,其實我們比原住民的信仰還更野蠻!

 

 四、神秘的醫療

    身為醫生的她親眼見證他們透過自然界力量治病,對於身體的病痛,先跟身體道歉沒有好好的照料,再心存感激這些病痛的示現,配合取自大自然的植物性藥油或污血形成的焦油而達到驚人療效,尤其是在治療一位獵人墜落山谷而導致小腿骨折時,原住民中的藥師把雙手放在受傷的腿上而不直接碰觸,然後來回移動,和骨頭”說話”,提醒受傷的骨頭受傷前是什麼樣子,消除骨頭的驚駭,接著女醫將焦油塗在傷口邊緣使傷口黏合,不使用任何繃帶、缝線…,隔天早上那位獵人居然能站起來自然走路,藉由這個神奇的經驗作者強調治療身體疾病時,必須結合真正的治療-治療人類受傷的、淌血的、生病的、耗損的靈魂。

 

    就如醫病關係,如果醫師不用”心”去治療病患,不相信病人會復原,就會對治療過程產生不良影響,情感在身心健康上扮演了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前陣子,一齣韓國長劇《醫道》,裡面講及‘心醫’的精神,不外乎兩個原則,一、醫者父母心,不因病者地位,見病即救;二、醫者將心比心,代入病者的心情和經濟能力,斷癥開方,因時制宜,彈性地開出適合病者身體和經濟能力可負擔的療法藥方。日前也有一則震驚醫學界的個案新聞,台中有一名罹患乳癌的婦人,腫瘤約三十公分大,醫師宣布她只剩三個月的壽命,她卻憑著堅強的意志,用最自然的方法-意念,每天與腫瘤對話並溫柔的撫摸腫瘤告訴它:「請讓我好好休息,不要在痛下去了,我們一起好好過吧!」,每日配合生機蔬果的飲食,卻奇蹟似的(截至目前為止)已和癌細胞共存四年,可見醫學還有很多未知的神祕領域,等待我們去探討發掘,有些醫療方法也許並不是不科學,而是尚未用科學去證實,亦或待將來科技更進步時會有更驚人的發現。

 

    最近同時看了一本有趣的書《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作者江本 勝是一位另類醫療學博士,他嘗試讓水聽音樂、暴露在電磁波(微波爐、電腦、電視…)之下、對水說話、讓水看字…,然後拍攝水結晶,互相做比較,發現不可思議的現象-水產生不同的晶形,水看到「愛與感謝」,呈現瑰麗的六角形結晶;看到「混蛋」形成扭曲醜陋的樣貌;聽到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結晶顯得細緻浪漫;聽到種金屬音樂,水結晶會凌亂毀損…。例如將蒸餾水和愛與感謝的水分別在微波爐中加熱,實驗結果蒸餾水的結晶經過電磁波後結晶幾乎完全破壞,但愛與感謝的水卻仍產生了結晶,可想而知愛與感謝這句話的波動,足以抵抗電磁波所引起的負面免疫機能。透過水結晶所蘊含的訊息,作者傳達了一種正面的生命態度。

 

    從醫療角度著眼,人體體內百分之七十是由水構成的,如果身體內的水也能有感受意念的能力,那麼相信當一位醫師懷著「視病猶親」的仁心認真看病時,應該比冷漠更有療效,醫者不僅醫病,還要醫「心」。《素問‧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先讓患者有愉快的心情,病也變的好治些。《靈樞‧本臟》也說:「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尤其面對重症患者,藉由關懷鼓勵使病患有求生意志,樂觀積極的對抗病魔,疾病定能獲得改善,可見患者除了需要親友的鼓勵之外,醫師的關懷亦扮演重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體外的水也就是存在環境中的水目前正在遭受文明的破壞,汙染是人類的意識產物,今日的環保問題起因於人類只要自己富裕方便就好的自私心態,我們必須正視人性美好的本質和卓越能力,停止讓自己繼續破壞森林、枯竭水源,對未來新存感恩的心,感謝自己能生活在受到大自然眷顧的地球以及孕育我們的水,正如書上所言:「如果真的心存感謝,充滿在體內的水便會清澈明淨,而你,就將化身為光輝燦爛的水結晶。」

 

    本書無疑提供了一扇不同觀看世界的窗,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看我們所經營的人生有何缺失,我們不需要和作者一樣全然地捨棄文明,到一個蠻荒的空間,去體會什麼叫人生,倒是我們在享受文明成果的同時,應該隨時留意自己心靈的聲音,不讓外在的物質享受,使我們的心靈蒙上陰影,這樣即使我們不在曠野中,也能聽到心底真正的聲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